自1997年至今,连续20多年业绩稳居行业第一,2020年占行业前十的63.24%,遥遥领先的建华建材集团御风向前的制胜之道何在?
近日,由苏商会主办、苏商学院承办的吾道书院一期班第七次课程在南京开课,苏商发展促进会联席会长、建华建材集团董事长王刚围绕《文化驱动管理致胜》主题,深入浅出解读了建华建材“走正道、负责任、心中有别人”的企业文化,针对吾道书院学员企业所共同面对的选人、用人、育人中的痛点、热点、焦点,就企业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等现实问题做出独家分享。
现将其分享精要整理如下:
自1997年至今,连续20多年业绩稳居行业第一,2020年占行业前十的63.24%,遥遥领先的建华建材集团御风向前的制胜之道何在?
近日,由苏商会主办、苏商学院承办的吾道书院一期班第七次课程在南京开课,苏商发展促进会联席会长、建华建材集团董事长王刚围绕《文化驱动管理致胜》主题,深入浅出解读了建华建材“走正道、负责任、心中有别人”的企业文化,针对吾道书院学员企业所共同面对的选人、用人、育人中的痛点、热点、焦点,就企业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等现实问题做出独家分享。
现将其分享精要整理如下:
1
遥遥领先的NO.1
多年来,建华集团始终秉承“走正道、负责任、心中有别人”的企业文化,引领企业不断发展,建立了多元化的产业集团公司,旗下有建华建材、建华物流等九大板块,其中有三个上市公司。
2020年,集团整体营业额是550亿,其中建华建材约有350亿。作为混凝土制品与技术综合服务商、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建华建材创建于1992 年,其前身是建华管桩集团。经过近30年发展,不断进行技术改造、革新、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市场份额,建华建材逐步形成规模化经营,目前产销量在中国市场占有率达30%以上。公司一直致力于促进行业创新发展,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多家外部科研机构合作建立院士工作站、研究中心等多个高新技术创新平台,并于2013 年在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等机构指导下设立了“建华工程奖”,由34位院士和14位行业专家组成奖励委员会,旨在贯彻国家科技创新战略,推动中国的混凝土预制构件技术研究与应用创新。在大约500家同类企业中,我们从1997年至今一直是第一名。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上,能做到这样的业绩是难度较大的。我们90%的客户是先付款再拿货,而且我们的产品在市场上比别人高5%。即便是这样,我们的产品在这个波动的市场上基本上80%的时间还是供不应求。
很多人探究为什么会这样?从外部来看,我们规模大、质量好、有品牌、服务好,特别是内部效率高,但其实这些都是表面能看得到的东西,而露出水面的仅仅是冰山一角,你能看到的10%,都是靠你看不到的90%的部分在支撑。这90%看不到的部分,就是我们需要探究的核心内容——支撑建华建材“走正道、负责任、心中有别人”的企业文化。新型建筑工业化的时代潮流奔腾向前,建华建材秉承这一企业文化,坚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守正创新,御风前行。
2
“走正道”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企业生存、发展的原则和核心在于“走正道”,而“走正道”的核心文化在建材建华具体表现于三个方面:总经理即为公司法人、由毕马威全面审计、保证财务“三表合一”。
集团专门开设法人学习班,明确法人责任,坚决不能违规违法,不能偷税漏税,不能偷工减料。如果通过不规范操作行为赚钱,集团不予认可,由法人自己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这样就在制度上保证了企业坚决避免违法违规行为。作为法人,要真正通过自己的能力去创造附加值,真正为社会做贡献,企业也才能够行稳致远。
建华集团下面有三个上市子公司,但集团并未上市。之所以付出高成本请全球四大审计,就是要用最严苛的第三方来监管公司人员,避免特定条件下思维变化可能导致的错误。
“三表合一”于90年代提出,税务报表、银行报表等全部按照规范真实制作,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工作人员真正把心思放在做事上。
总之,集团上下要“力出一孔”,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作为老板、管理,要考虑利润,更要考虑背后的风险、对社会的影响、对团队的影响,做好自己,从而能在这样的“约束”之下,把人心聚集起来,经营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为社会创造价值,才有可能带领企业向上走、走长久。
在“走正道”思想引领下,1992年,带着创业的梦想,建华建材的前身建华管桩在广东中山诞生,以蕴含华夏智慧的“正道文化”为牵引,依法、循规、守信,携手合作伙伴共创共赢;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紧跟国家发展战略,深耕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三大经济圈,布局一带一路;如今,3万多名建华人奋斗在国内外20多个区域,70多个生产基地,300多个销售网点,产销量20多年蝉联全国冠军。
建华以客户满意为中心,想客户之所想,强化基础工程产品,主要创新研发数百款装机新品及构件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公路、市政、水利、水运、电力通讯、轨道交通与航空等领域建设全流程,拓展混凝土装饰工艺,定制个性化产品,提供研发、设计、制造、采购、施工五位一体的综合服务。
建华以诚实守信为原则,接受真材实料准时到货专人服务的服务准则,成就“买建华就是买放心,用建华就是用安心”的业界口碑,一路行走于正道,获得持续成长。
构筑以绿色建材为主,涵盖材料装备、智能制造、产学研基地、物流中心的、全产业链生态圈,连续多年跻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国建材企业20强,入选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多项产品技术。荣膺詹天佑奖。
3
“负责任”乃成事立人之根本
负责任,既要上下负责,也要彼此负责。建材建华始终倡导践行“四个准时”的郑重承诺,即:准时发放员工工资、准时向国家纳税、准时缴纳银行利息、准时支付供应商货款。
负责任,最大的受益者其实是我们自己。从内部来看,人人负责能够有效推动组织提高效率、降低能耗;从外部来看,负责任解决了“不信任”所带来的高昂成本,让领导人能够有更多时间处理更重要的事情。
前些年,企业之间的三角债现象比较多,为了解决诚信的问题,我们创始人就提出“四个准时”承诺,因此被评价为“最实在的企业”。诚信不是慈善,诚信最重要是讲契约精神,一旦和利益相关者建立了契约,就必须按契约去做,这是最大的诚信。这个承诺对企业既有指导意义,又有实操意义。
作为引领行业的混凝土制品与技术综合服务商,建华坚持负责任地做企业、做事情,坚持企业、产品、人三位一体,要求每位员工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推动产业结构、产品体系和生产方式绿色化,引入共享平台,改良工艺装备,开展精益生产,打造绿色智能工厂研发,推广绿色建材产品,较传统工艺节能节材超过15%,入选国家绿色建筑选用产品目录,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助力行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建华坚持负责任地做产品,将创新视作发展的第一动力。通过北京技术研究院、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构成立体化研发团队,由工程院院士、境内外领军人才领先赋能技术,持续创新。建华携手国内一流科研院校共同研发先进材料工艺与产品,与中国龙头企业互动交流,引进国际前沿技术,参与多个国家级科研项目攻关,在绿色混凝土等多个领域拥有专利。
4
“心中有别人”,
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
心中有别人,即要考虑到人性的需要,多做换位思考;做任何事情,要过得了自己,过得了别人。不论工作还是生活,如果在任何时候都能做到“心中有别人”,就能够有效推动圈子的融洽与和谐,精诚合作、互利共赢。
前行路上,建华始终坚持换位思考,对内相互协作,紧密配合,对外极力奉献,共享共赢。作为全国就业与社会保障先进民营企业,近10年来建华培养出行业高精人才逾万人,捐款捐资抗击疫情,积极参与防疫抗洪项目建设,彰显大爱本色。同时,建华主编、参编数百项国家行业标准及图集,为行业守规则,主办全国性研讨会、设计大赛,登录国家级展示平台,激励人才创新,加快成果转化。
5
人性管理,善用“笨人”
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在长期发展中,建华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干部筛选原则,建立集团总部人才库甄选、子公司按需选择机制。同时,对中高层领导提出十六点要求,坚持通过培养提升、实践总结,进行公平、公正、公开的选拔,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任职资格体系。
明代思想家吕新吾在《呻吟语》里说:“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资质,磊落豪雄是第二等资质,聪明才辩是第三等资质。”深沉厚重是人格,在企业生死存亡之际,这种人真正能做到对事不对人,做到公平公正,不计私利;堂堂正正、光明正大是胸襟气度,是勇气,是担当,在你困难时往往是这种人站出来帮你挑担子;聪明才辩是能力,真正从做事业、从长期合作的角度来讲,只能排在第三位。
建华选拔任用人才提倡善于用“笨人”而非“聪明人”。人与人的智商其实根本没有多少差异,但为什么进入社会5年、10年、20年之后差异这么大?其实这里最重要的差别是一种对事业的执著,对世界的认同,对信念的坚定。
与此同时,不容忽视的是企业管理中要注重“道”和“术”的关系,相信信念的力量;不懂人性谈管理是空谈;能用好比自己更聪明的人才是好老板,企业负责人要做好“看势、用人、平衡”三件事。
建华秉承以人为本、无为而治的管理理念,成立了建华学院,由集团创始人许景新先生亲任院长。通过企业文化培训,统一员工对价值观的认识;通过专业知识、实操技能的培训,有针对性地分析、解剖、解决经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倡导加强学习、培训的人才培养观,为员工提供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每年举办集体婚礼、太太会议、戈壁远征、井冈山培训班等企业文化活动,强化党建引领,成就建华大家庭的团结兴旺,秉承“一轴两翼”、双轮驱动的新发展战略。
6
问答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