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属于你的销售铁军?全球领袖企业销售指挥官现场揭秘!
2020-09-06 16:45      苏商管理员      2340℃

配图 (1).png

市场越难做,销售越关键。阿里巴巴最困难的时候,依靠一支铁军力挽狂澜,实现盈利;华为凭借其销售团队的狼性精神,在海内外市场攻城略地,打下江山。每个叱咤江湖的行业冠军,一定有一支“扎硬寨、打硬仗”的销售铁军。

 

后疫情时代,你的销售铁军在哪里?

 

522-24日,由苏商会主办、苏商学院承办的《决胜2020,销售铁军开年必修课》课程在南京国际青年会议酒店重磅开课。华为副总裁、原华为美国公司总裁何明,原IBM销售高管杨京川,原施乐亚太区重大项目销售总经理曾子亮,以及原阿里巴巴B2B中国事业部直销总经理桂强军等全球领袖企业销售指挥官齐聚于此,从战略层、战术层、文化层三大层面系统解析销售铁军的打造之道,为省内百名优秀企业家和企业高管指点迷津。

 

32夜的学习之旅正式开始之前,苏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苏商学院联席院长俞文勤到场并发表开课致辞,对在座学员表示衷心的欢迎,勉励学员们在听之、思之、辨之的过程中习得真知,真正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得且学有所用。

 

华为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体系及变革历程

配图 (2).png

何明 华为副总裁,原华为美国公司总裁

 

作为华为二次创业的亲历者,何明老师系统地讲述了华为营销体系的建设之路。从“游击队”走向“正规军”,华为始终坚持和完善着以客户为中心的核心价值观。

 

成功不是未来前进的可靠向导,物质资源终会枯竭,唯有文化才能生生不息。在知识经济时代,财富的创造离不开知识和管理,因此,华为坚持把管理体系建设视作企业的生命。

 

何明老师提纲挈领地指出,选将、排兵、布阵是营销体系建设的三个关键。

 

选将:干部的使命与责任,领导力发展

 

干部的使命与责任,就是践行和传承公司文化和价值观,以文化和价值观为核心,管理价值创造、价值评价和价值分配,带领团队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实现公司商业成功和长期生存。

 

何明老师强调,在企业不同的发展情形下,干部的使命与责任随着管理成熟度发展而不断变化。总体来说,干部肩负的使命与责任包含以下内容:担负核心价值观的传承;聚焦客户需求和客户实现,紧抓业务增长;带领团队实现组织目标;拥有清晰的主攻方向,明确主要矛盾;站在全局立场,不断改进端到端的业务流程;开展组织建设,帮助下属成长。

 

排兵:核心价值观,铸就队伍的灵魂与血性

 

核心价值观,即是决策与行动的基本准则, “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艰苦奋斗,坚持自我批判”的观念深植华为企业文化之中。

 

价值创造、价值评价与价值分配构成了华为的企业价值链循环,三位一体,协同作用,为夯实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提供持久驱动力。

 

不仅如此,华为建立战略预备队机制,通过“训战结合,循环赋能,循环作战”的培训模式,切实培养员工作战能力,促进人才循环,从而持续激活组织效能。

 

布阵:铁三角CC3MCR & MTL/LTC

 

铁三角CC3的目的只有一个,即满足客户需求,成就客户理想。

 

系统部铁三角,既代表公司又代表客户。一方面,要帮助公司成功,实现公司的经营目标,挖掘新商业机会;另一方面,要成就客户,帮助客户创造商业价值,保证合作过程的顺畅平滑。

 

重视普遍客户关系,是华为独特的制胜法宝。通过构建在MCRManage Client Relationship ,管理客户关系)框架下的客户拓展模式和流程型的销售模式,让客户关系成为公司的第一生产力。

 

TO B商业模式

——源自世界标杆名企销售高管的实战精粹

配图 (3).png

杨京川 IBM销售高管

 

课程伊始,杨京川老师通过简单的问答,使学员们明确:从职责角度来看,业务高管有别于一线销售管理者。

 

业务高管的典型工作任务,包含心智模式、销售人才管理和文化建设等一系列“人”的工作,以及业务战略规划和执行、绩效管理和体系机制建设等“事”的工作。“定战略、抓绩效、带队伍、搭系统”是销售高管应当做好的四件事。

 

通过业务战略规划,从“当下位置”抵达“战略位置”,一方面需要有效的战略制定,另一方面也离不开有效的战略执行。

 

在课程的主体部分,杨老师为学员们详细讲解了商业模式设计架构图的要素和逻辑。在进行商业模式设计架构时,我们必须透彻考虑以下问题:

 

目标客户:我们为谁创造价值?谁是我们最重要的客户?我们帮助哪一类客户解决问题?

 

核心资源:我们拥有什么核心资源?我们拥有什么来确保价值主张、客户关系、渠道和收入来源?

 

价值主张:我们提供什么价值给客户?我们帮助客户解决了什么问题?我们满足了客户什么需求?

 

渠道通路:我们通过什么方式来触及客户?我们现在是如何触及客户的?客户有哪些渠道付费?客户更愿意用什么方式来交付?

 

客户关系:我们用什么样的形式来建立和维持与客户之间的关系?除了产品外,客户跟我们还有什么联系?客户是因为怎样的关系,一直不离开我们?

 

关键活动:哪些关键工作需要去完成?需要完成哪些工作来确保商业模式的运作?

 

重要伙伴:谁是我们的重要伙伴?谁是我们的主要供应商?谁帮助我们完成一些必须的工作?

 

成本结构:哪些模式板块为我们带来了成本?商业模式的每个环节是否都被我们分析了?

 

收入来源:我们的客户愿意为哪些价值买单?客户正在为什么而买单?哪些现在是免费的但可能成为未来的收入?

 

完成商业模式画布绝非简单的“填字游戏”,所有的要素都是密不可分、相互影响的。只有整体把握模块之间的逻辑关系,才能真正掌握商业模式设计的真谛。

 

为了加深理论的理解和运用,杨京川老师带领学员们对麦当劳的商业模式进行拆解,通过回顾麦当劳的破局之路,切实体会9大要素之间“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有机联系。

 

立足众多案例分析,杨老师系统地讲解了行业分析定位、客户需求特点分析、SWOT分析、核心竞争力设计和客情关系塑造等理论和方法,极大地充实了学员们的知识体系。

 

课程最后,杨京川老师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商业模式失败的常见原因,并分享了销售人才的学习地图,令学员们受益匪浅。

 

销售业绩突破路径设计

配图 (4).png

曾子亮 原施乐亚太区重大项目销售总经理

 

为了提升销售业绩,销售管理者到底应该做什么?带着这样的问题,曾子亮老师带领学员们开启了此次课程的第一例小组讨论。

 

在否定了激情派、大棒派、报表派和流程派四种常见的销售管理模式之后,曾老师点明了销售管理的真正目标:让战略直达销售,将业绩指标分解为具体销售行为并加以管理。

 

销售管理者的职责,在于对准战略设计并分解业绩目标,和团队共同制定销售策略,基于策略匹配或定制销售流程,找到支撑策略的销售活动并进行管理,基于业务优化营销渠道和销售组织,以及设计销售赋能项目并提供工具与技术支持。

 

基于上述观点,曾老师巧设案例,寓理论于实战,从组织业绩、管理策略、销售活动三大层面逐层推进,为学员们带来了一场实操性极强的视听盛宴。

 

为销售设计终点——业绩目标设计及分解

 

业绩指标是公司战略意图的体现,是组织战略的衡量标准,它并不针对特定流程,而与营业收入、利润、市场份额、客户满意度这些全局性目标相关。

 

鼓励团队参与业绩目标设定,有助于形成一致目标,加强团队成员的认同感和执行力。

 

找到业绩增长的杠杆——销售策略制定及管控

 

销售策略是为了完成业绩,必须做好的主要工作。

 

市场、销售、客户和方案是销售策略的4个发力点,也是增长策略的关键成功要素。找到正确的战场,部署正确的兵力,瞄准正确的目标,使用正确的武器,方能获得业绩增长之战的胜利。

 

驱动业绩增长——匹配流程管理活动

 

销售活动是指销售人员为影响采购者的决策倾向所采取的行为,而销售流程是指销售活动的集合和业务的流动路线,包括客户拜访、策略销售、客户经营、客户发展和客户成功五大流程。

 

找到重要的销售活动,对其进行管理,纠正偏差,而后进行培训辅导,是销售活动管理的四项任务。

 

销售赋能及平台工具支撑

 

管理的核心价值不是控制,而是赋能。

 

基于企业今年的业绩目标和销售策略,针对性地设计适合自己的赋能内容。并基于业绩产生的路径,探索团队的随需能力,构建全维度的能力提升和业绩管控体系。

 

最后,通过剖析CRM无效的原因,曾老师分享了成功构建销售漏斗的核心和关键。

 

“实战”,是此次课程的一大亮点。基于曾老师提出的具体案例和实战习题,参与课程的企业家和企业高管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输出属于自己的策略方案,将理论层层落实到实战中去。

 

在不断的思考、交流和解惑中,在座的学员们真正做到了追本溯源、通权达变,为找到销售业绩的突破口打开了新的思路。

 

阿里铁军打造

配图 (5).png

桂强军 原阿里巴巴B2B中国事业部直销总经理

 

“阿里式”的互动问侯后,作为阿里巴巴成长历程中的亲历者和见证者,桂强军老师带领学员们走近阿里铁军,共同感受阿里管理之道的魅力。

 

阿里铁军的文化

 

一支没有“魂”的军队,是打不了胜仗的。基于共同的使命、愿景及价值观铸就的阿里文化,就是阿里铁军的灵魂。

 

既要知道自己从何而来,也要明确自己去往何方,这是阿里对使命和愿景的理解。而价值观,则解决了“如何去”的问题,指引着企业的前进方向。

 

作为阿里价值观的凝练,相比于独孤九剑和老版六脉神剑,“新六脉神剑”都来自于阿里内部广为流传的“土话”,是阿里员工与公司共同的记忆沉淀。

 

集梦想文化、军队文化、家庭文化、相信文化于一体的“阿里味”,凝聚了阿里铁军为了同一个目标前赴后继,从无数的危与机中创造了阿里帝国的商业传奇。

 

阿里铁军的制度

 

企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制度的保驾护航。将合适的人请进来,不合适的人请出去,是一个管理人员最重要且需要长期持续的工作。

 

招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人?晋升什么样的人?解雇什么样的人?在阿里,采用“业绩+价值观”的双轨绩效考核机制对员工进行评估和分类,结合行之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将员工赋能最大化。

 

与此同时,“高压线”制度明确了员工必须恪守的底线,捍卫了阿里铁军的作战纪律。

 

阿里铁军的锻造

 

阿里铁军立足共同的团队DNA文化土壤,合理利用每一个员工的知识和技能,在协同的机制下完成工作,达成共同的目标。

 

管理者应先“修己”,在深入理解团队目标的基础上,把团队目标升华为团队理想,且将其与成员的个人理想相结合,赋予团队永不言弃的信念与成就感。

 

在管理上,阿里奉行“丑话当先”的沟通原则。首先明确规则,每天对绩效管理进行及时反馈,方能就事论事,借势修人。在事先达成共识的前提下,持续互动,“愿赌服输”。通过这样的机制,让管理沟通更简单、更直接、更高效。

 

信任度打造、共同的团队价值观和团队凝聚力打造,共同谱写了阿里团队DNA文化的三步曲。

 

“我做你看,我说你听,你做我看,你说我听。”是阿里铁军的十六字辅导方针。首先挑选出亟需重点辅导的员工,具体分析、对症下药。再通过面谈、分享、表扬等方式激活员工,提出目标和要求,建立共识。而后跟进细节,针对成果提出表扬或指出问题,刺激员工自发地追逐进步。

 

阿里铁军的结果

 

好的结果,是数字,是利益,更是客户的价值,要能体现客户第一,坚持对妨害客户利益的“好结果”说不;得失不在一时,重在长远,团队的成长同样重要,持续的收获来自团队的成长;要结果更要过程,可复制的结果才是好结果,经得起复盘和提炼,能够分享和传承。

 

解读目标、分解目标及任务、选合适的人、会sell目标、制定KPI、带领团队落地计划、跟踪检查计划执行和复盘总结共同构成了阿里巴巴“拿结果”的八部曲,其关键在于做正确的事、我“要”做和正确地做事。

 

课程花絮

配图 (6).png配图 (7).png 

开课致辞

配图 (8).png配图 (9).png 

小组讨论

 

学员发言

 

获奖学员

配图 (14).png 

学员合影

 

以上部分内容根据现场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文:孙苏豫

摄:李杰梁、夏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