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精益,右手智能,中小企业如何撬动生产经营再升级?|2020英才名匠
2020-10-29 10:13      苏商管理员      1899℃

“隐形冠军之父”赫尔曼·西蒙发现,一个国家的出口贸易和经济持续发展,往往会得益于中小企业,尤其是在国际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却“籍籍无名”的中小企业。无论是从地位作用来看,还是从实际贡献来说,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对于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更好地赋能中小企业发展,9月26日,由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主办,江苏省苏商发展促进会、苏商学院、创客公社承办的2020年江苏省“英才名匠”产业人才培训——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家特训营(第一期)在南京正式开班,近70位生产制造型中小微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齐聚一堂,围绕“提升企业精细化生产管理水平”主题展开深度学习与交流。


课程首日,苏商学院副院长李澄怀出席开班仪式并发表开营讲话,简要分享了企业经营与数字化转型的系列思考,并祝愿在座学员都能在本次学习中有所收获。




在紧锣密鼓的课程安排下,为期四天的学习之旅已悄然过半,重庆市场监督管理局特聘专家、生产管理专家、管理学讲师李科南京优倍电气有限公司董事长、南京大学研究生导师董健南京优倍电气有限公司产品副总监马传荣南京优倍电气有限公司软件研发部部长郭云霞接连带来精彩分享,对优倍智能工厂的远程参观也为学员们带来了更加直观的借鉴和思考。



1


精益求精,降本增盈



成本,制造企业头上一把高悬的利剑!随着人力成本上升,企业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如何在微利时代生存下来成为企业的首要任务。9月26日下午至27日上午,重庆市场监督管理局特聘专家、生产管理专家、管理学讲师李科老师带领学员们展开破冰互动,并带来《精益降本增效六技法》专题授课,围绕精益生产的七大浪费难题,以丰富的理论和经验为企业生产经营实践“把脉开方”。



2.png



“就算我们都看不清未来的经济走向,至少有一点我们可以把握,你比你的对手跑得快,你就能活下去!”李老师一阵见血地指出中小企业的求生制胜之道,“我们未必可以洞察世界经济的趋势、制定伟大的战略规划,但只要盯住对手,比他干得好,就足够了。”


李科老师从OEE(生产综合利用率)和DTD(有效生产周期)两个角度切入课题,以自身在制造业多年来的丰富经验和对精益管理的独到见解,详细剖析工厂常见的各种浪费的成因,引导学员正确理解工厂的经营管理困惑,明确内部效率改进的方向。


在工厂生产经营的过程中,通常发生七大浪费:其一,等待浪费,常见成因包括作业时间不匹配、生产换型时间长、设备维护不到位等;其二,搬运浪费,一般是由生产场地和设备布局不合理、工作场地缺乏组织、工艺设计不合理等原因引发的;其三,不良浪费,主要原因有生产系统不稳定、过度依靠人力自觉发现错误等;其四,动作浪费,因为人机作业不匹配或手工无效作业未优化而产生;其五,过度加工浪费,一般由错误的技术改善方向、不合理的生产场地和设备布局导致;其六,库存浪费,常见成因有产供计划与库存不协调、生产运作不平衡、营销计划不可控等;其七,物流过慢浪费,一般发生在生产运作不均衡、流转批量过大、推动式生产组织等生产经营场景。


基于此,李科老师提出“精益降本增效六技法”,简单来说就是价值流动查一查、搬运时空压一压、制造产线算一算、设备布局动一动、人机效率提一提、生产计划拉一拉。



只有劳动方法标准化进而才能实现员工训练科学化,使“生手”最快地通过岗前、岗上训练转变为“熟手”,这是科学管理原理的核心思想之一。李科老师以加工、搬运、维护等各种常见的作业活动为中心,通过一系列标准作业改善案例向学员讲解了优化作业的步骤和方法,帮助学员掌握标准化作业的核心要求并明确自身改善点和实施方法。


最后,李科老师用三句话为“什么是精益”这一中心问题作答:“产线平衡是前提,小批量连续物流是基础,拉动生产是核心。”为在座学员留下更多的回顾和思考空间。



2


技术立命,智能安身



在南京,藏着这样一家“隐形冠军”——经过18年的长足发展,其产品应用于长征系列火箭发射、“辽宁号”航母等国家战略级工程;2018年,它在本专业国产产品约3亿的市场总额中独占1.2亿份额,并为该产品的国标组起草组长单位。它就是南京优倍电气有限公司。作为江苏省及南京市首批示范智能工厂建设单位,优倍是如何先知先觉、抓住国家发展机遇,成为智能制造的先行者的呢?




带着疑问,9月27日下午,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家特训营(第一期)的全体学员们走进南京优倍电气有限公司,通过视频远程参观优倍智能工厂,并聆听由南京优倍电气有限公司董事长、南京大学研究生导师董健南京优倍电气有限公司产品副总监马传荣南京优倍电气有限公司软件研发部部长郭云霞带来的主题分享,共同探寻推动优倍快速成长的强劲引擎。





南京优倍电气有限公司董事长、南京大学研究生导师董健带来《效益驱动型智能工厂规划与实施》主题分享。


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迈向数字经济,数字化转型已是大势所趋。


工业制造水平已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在国家、企业两个层面都具有不可取代的战略价值。工业互联网的本质是工业能力和IT能力的集成、融合、创新。因此,工业制造能力是前提,“互联”是形成平台化,而平台应用能力需要IT技术与知识的支撑。


董健老师强调,软件是智能制造的灵魂。智能制造的本质是软件的深度应用,软件的开发与应用能力已成为一流制造型企业领先的标志,工业软件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从根本上决定了工业水平。


研发决定了产品质量和成本,是实施智能制造最根本的基础,质量不是检验出来的、成本不是节约出来的,而是源于研发。数字化研发决定了企业信息化的源头,带来两方面的信息:一个是技术信息,一个是物料信息,进而为企业带来直接的效益增长。



随后,南京优倍电气有限公司产品副总监马传荣以“智能工厂之信息化经验交流”为主题,从信息化概况、挑战与机遇、工业软件趋势和成功案例四个模块进行分享。


智能制造分为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是数字化,对信息化系统的打通和上云提出基础要求;第二阶段是网络化,对集团部署、上下游协同、5G通信技术提出要求;第三阶段是智能化,要求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



接着,南京优倍电气有限公司软件研发部部长郭云霞围绕“数字化研发与数字孪生”带来干货分享。


首先,对于企业发展来说,数字化转型不再是可选项,而成为必选项;其次,在工业领域,数字孪生贯穿产品从无到有、到废弃的整个生命过程,已成为智能工厂的重要标志,通过系统仿真能够实现管理数字化、提升制造可视化、促进决策最优化;再次,数字孪生有效推进数字化研发创新,助力设备运维、工厂建设、生产调度;最后,数字孪生广泛应用于柔性大型罐体装配车间、柔性电子产品生产改造、复现生产场景等各大领域与环节。





答疑交流环节,学员们结合课上老师们所讲的内容以及自身在转型发展中的难点与困惑提出了诸多问题,各位老师知无不言,针对学员的提问做了精彩的分享和解答。此次课程将持续至9月29日,让我们共同期待接下来的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