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下午,由江苏省苏商发展促进会、中共启东市委、启东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苏商学院承办的2020吾道讲坛(夏季)在启东举行。
此次“吾道导师年度大课”环节,攀华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兴华带来“秉持工匠之心,打造世界薄板之王”主题演讲。
现将分享内容整理如下:
1
扎根实业,顺势而为
我出身于一个农民家庭,能够从“草根”走到今天,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一方面,我认为我“生得好”,我的成功得益于家乡张家港的支持,得益于“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在我还没有创办工厂的时候,张家港就已经帮助我积攒了很多人脉,为我开创事业提供了宝贵机会。
另一方面,我觉得我“选得好”。1998年,我来到西南铝业,看到它一条进口的生产线花费了5个亿;此后,我们投资5000万与中国科学研究院合作,建成了我国第一条自主研发的彩涂生产线,成功尝到了“甜头”。从选择薄板行业至今,攀华虽然涉足了房地产、物流、金融、矿业等诸多领域,但一切布局都始终紧紧围绕薄板主业。我可以自豪地说,我们是中国涂镀行业排名第一的民营企业,并有志于攀上世界第一的高峰。
除此之外,张家港对民营企业的“有求必应”和“无事不扰”,也为我们这一代企业家的崛起营造了良好氛围。
作为实业人,我也曾面对房地产和股票的诱惑,当别人一块地赚10亿、20亿的时候,我们辛辛苦苦耕耘实业却要亏本。但2008年的金融危机改变了我的看法,坚定了我的实业之路。我认识到,唯有发展实业,才能打造百年攀华。
去年的这个时候,攀华投资30亿增设了1580生产线,但在此之前,沙钢为上一条生产线投入了50亿之多。伟大的对手成就今天的攀华,激烈的竞争迫使我们时刻紧跟。
2
向新而行,走向世界
我们缺少炼钢炼铁的生产线,如果要做“百年老店”,就一定要抓住机会发展产业链。但在中国开办一家千万吨级的大型钢铁厂,光是指标费就超过100亿,怎么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一带一路”倡议为我们带来了机会,攀华将在菲律宾投资建造第一个千万吨级大型综合性钢厂。
菲律宾有一亿多人口,有3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3个江苏省的国土面积,但它的工业基础非常薄弱,我们的工厂将成为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的梦想工厂。从菲律宾到张家港、到通州湾,水运只需要5天,运输成本不到10美金,攀华紧紧抓住了这一发展良机。
在我看来,攀华的这一模式,可以打造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典型范例。因为我们已经具备了一流的绿色生产能力,在国内容量不足的背景下,可以选择在菲律宾生产钢坯等产品,在国内生产高精尖类产品。
在物流的布局上,攀华一直致力于不挣快钱,每到一个地方投资,我们所做的第一步都是建码头,每一个码头的建设都需要耗费十几亿乃至几十亿。与此同时,我们正在打造几百艘具备长江运力的船舶,力图成为未来“长江里的京东和顺丰”。
谁掌握了长江,谁就掌握了中国60%的经济,就抓住了中国60%以上的人口红利。2010年,在黄奇帆市长莅临我司调研时,我提出了“长江物流”的概念。我之所以选择投资重庆,看重的正是它的长江黄金水道优势,譬如从涪陵到上海,汽运要七八百块钱,火车运费也要400多块,而水运只需要三十多甚至二十几块钱;除了长江水运的价格优势,最重要的一点是,通过重庆可以实现向云贵川的辐射,再通过铁路干线经由阿拉山抵达白俄罗斯、荷兰的鹿特丹港等地,为企业、城市发展提供重要的战略支撑。
因此,我们做企业要谋划大物流。泸州、涪陵、岳阳、通州湾、张家港……一个个码头通江达海,攀华从长江走向菲律宾、从中国走向世界,坚定地驶向世界500强的梦想彼岸。
3
向榜样学习,与政府同行
2015年,黄奇帆市长找到我:“重钢即将倒闭,你能不能帮帮重钢?”我毫不犹豫地应允下来。原因无他,重钢是一家具有130年历史的钢厂,是由张之洞、盛宣怀等伟大的企业家发展起来的。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它西迁重庆,为全国兵工生产提供了90%的钢铁原料。我不想看到一家底蕴如此深厚的企业倒下去,却也对民营企业与国有资本的合作心存担忧。思考再三,我提出了联合经营模式:由攀华负责采购和销售,由重钢承担生产。
经过一番努力,重钢在我手中重焕青春。在这时候,政府再次找到我,提出提前结束合同,由国有企业接手重钢。这一次,我仍旧毫不犹豫地同意了。因为我相信,“人在做,天在看”,攀华是一个有梦想、有情怀、有抱负、有担当的企业,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重钢。
民营企业家应该少一些抱怨,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更好的门。正因为我没拿下重钢,才有了今天在菲律宾的发展机遇。这段经历让我深有感触,作为民营企业家,想要成功,务必要向榜样学习、与政府同行。我们办好重钢之后又交还给政府,得到了黄奇帆市长的高度赞扬。
从前,苏州有“南建华、北兴华”两位青年企业家;十年前,陈建华董事长创办的恒力集团进军大连;如今,恒力在陕西投了1500亿,在泸州又投了200亿。尽管所处行业不同,但攀华也有着成为细分行业世界第一的愿景,恒力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向沈文荣主席、吴耀芳董事长、“少帅”沈彬董事长学习,苏商正在“抱团”,凝聚出强大的发展力量。
我将攀华的成功总结为一个字,那就是“借”。成大事者,善于借力。一味地向大公司学习,就如同向百年道行的高人学武,是难以取得成功的。攀华所做的就是“借”,借陈建华总裁的正能量,借沈文荣主席的榜样精神。我们在重庆的时候,沙钢无条件地为我们提供钢铁和煤炭,吴董事长提供了一个团队,一分钱不要地帮助我们管理重钢。攀华成功的关键,正在于“借”。
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企业,就是一场修行,要修得“活在当下,未来可期”,要修得自信地站在这里,自豪地说:再修行几年,攀华一定能够成为“世界薄板之王”!
以上部分内容根据现场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